详细信息
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思想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思想研究
作者:李季珂[1];
第一作者:李季珂
机构:[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一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导师:赵传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家庭建设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庭建设不仅关乎到个人的幸福也是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矛盾的缩影。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日新月异,我国传统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今许多家庭所面对的难题如:家庭暴力行为、男女不平等、子女教育等,也是社会所面临的难题。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家庭问题,在对前人家庭思想的批判和借鉴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家庭思想,最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家庭概念做出了系统的阐述:在家庭的起源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可以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个阶段。最初的家庭是蒙昧时代早期的群婚制血缘家庭,随后发展为向野蛮时代过渡的普那路亚家庭,继而逐步发展为文明时代的对偶制家庭和专偶制家庭。在家庭内涵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婚姻为情感纽带组建而成的社会单元,家庭是人们从事社会生活的起点也是人们规避风险的港湾,家庭的四种基本功能是:生育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情感功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家庭形式的发展水平主要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在理想家庭的建设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许多设想,主要可归纳为:通过婚恋自由以实现家庭组建自由;通过提高妇女地位以实现男女平等;通过构建平等的家庭关系以实现家庭和谐;通过消灭私有制以实现家庭的爱情本质;通过社会革命以实现理想家庭建设。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思想对我国新时代家庭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时代家庭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关系的和谐关乎个人的发展,家庭的稳定关乎社会的稳定;新时代家庭的建设必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家庭收入,落实困难家庭补助,才能促进社会与家庭的和谐发展;新时代家庭建设必须突出家庭成员的主体性,以建立平等的家庭关系为目标,构建温馨和睦的现代家庭;新时代家庭建设必须注重家庭美德的培育和教育,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踏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模范家庭的带头作用;新时代家庭建设必须有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在法治层面上维护家庭稳定,保障家庭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