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详细信息

西华县家庭农场循环模式的价值评价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西华县家庭农场循环模式的价值评价

作者:杨明星[1];

第一作者:杨明星

机构:[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一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导师:关付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宋俊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家庭农场;循环模式;价值评价;西华县

摘要:自2006年我国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协调的重要性。2018、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将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现阶段,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制约下,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生产目标,忽视了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因此,本文主要对西华县家庭农场的价值评估进行研究,通过科学评价家庭农场的综合价值,认清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引导其积极开展绿色农业的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以问卷调查法对西华县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和循环模式进行了实地调查;其次,以文献研究法对农业价值评价的方法体系与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明确当前农业价值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三个方面构建了完整的家庭农场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采用生态经济学价值评价方法对西华县“粮”、“猪”“果-猪”、“粮-猪”、“粮-猪-鱼”五种类型家庭农场的经济、生态、社会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作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循环生产模式能有效提高家庭农场的经济价值,提高农场生产效率。家庭农场单位面积经济价值的具体特征表现为:养猪类家庭农场>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营粮类家庭农场;二、循环生产模式有利于提高家庭农场的生态价值。家庭农场单位面积生态价值量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营粮类家庭农场>养猪类家庭农场;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优势,而且有利于实现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四、当前家庭农场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粗放、农业补贴不到位、农场主环境意识薄弱是制约其生态价值提高的重要原因。为全面提高家庭农场的经济、生态、社会价值,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提高对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从完善家庭农场社会服务体系,加强资金扶持,打造绿色农产品产业集群三方面着手推进;第二,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在构建生态补偿与污染收费相结合机制的基础上,加强监管力度,鼓励生态种养,提高废弃物利用率;第三,加强对家庭农场社会价值的激励,一方面,进一步关注家庭农场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拓展家庭农场的社会网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上,本文采用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对家庭农场进行价值的量化评估,具有很大创新性;研究内容上,本文构建了完整的家庭农场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在对家庭农场的经营特性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对家庭农场经营主体下的单位生态系统的价值进行定量研究,充分考虑了家庭农场对生态系统的外部作用;此外,本文侧重于对家庭农场生态价值的评价,相对于已有研究重视经济价值评价、忽视生态价值有所改进。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