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乡村振兴背景下镇平县杨营镇人居环境协同治理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乡村振兴背景下镇平县杨营镇人居环境协同治理研究
作者:梁珂馨[1];
第一作者:梁珂馨
机构:[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一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导师:关付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陈明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乡村振兴;协同理论;环境治理
摘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把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宜居的新乡村作为落实战略的主要任务。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乡村人居环境同以往比有了显著改善。然而,单靠传统的政府对人居环境的治理已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要求,亟需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并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人居环境治理方式。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镇平县杨营镇人居环境治理问题进行研究。借助国内外文献研究,为全面掌握当前杨营镇人居环境治理的基本现状以及政策状况,对杨营镇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实地调研,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典型调查,并选择杨营镇的郭营村、林寨村两个行政村庄为典型研究的对象,以进一步认识当前杨营镇镇人居环境治理状况、问题与成因,认为主体治理观念薄弱、治理责任不明确、治理渠道单一和治理能力弱是杨营镇人居环境协同治理主要问题所在,缺乏协同治理观念、制度供给滞后、治理机制不健全与杨营镇人才流失其主要成因。最后通过建立“主体协同-制度协同-过程协同”协同治理框架,做出以下具体的对策措施:(1)理念层面:增强主体协同理念。培育服务型政府理念,强化村委会自治意识和提高村民参与意识。(2)制度层面: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决策参与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保障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制定和执行。(3)组织层面:搭建协同治理平台。建立反馈协调机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培育新乡贤。杨营镇人居环境治理基于整体而言,虽然已经有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达不到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标准。杨营镇应根据自身区域的特点,协同各个主体共同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的美丽农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