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详细信息

乡村振兴背景下镇平县农户增收问题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乡村振兴背景下镇平县农户增收问题研究

作者:王诗雅[1];

第一作者:王诗雅

机构:[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一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导师:关付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户增收;模型分析;杨营镇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总要求,其中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落脚点,农户增收则是实现生活富裕的保证。现阶段,我国农户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农户收入增速下降,农户收入结构差异性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旧较大,农户增收面临困难。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研究农户增收问题,对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村镇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基本,因此本文以镇平县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杨营镇为研究区域,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行为理论、收入增长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采用统计描述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杨营镇各类农户增收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镇平县的社会经济情况和农业基本情况进行总体分析,对杨营镇各类农户收入水平与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对各类农户的家庭禀赋因素,制度与环境因素进行归纳描述;最后通过建立四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纯农户、兼业Ⅰ型农户、兼业Ⅱ型农户和非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纯农户以粮食种植为主,样本构成最复杂;兼业农户数量最多,是当前粮食生产的主要力量;种粮大户数量较少,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2)农户收入水平大致随着兼业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农户收入水平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3)工资性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兼业化水平越高其对农户收入的贡献率越高;家庭农业经营收入是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专业化水平越高其对农户收入的贡献率越高;转移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是农户收入的重要补充,对于农户收入的贡献率较低;(4)家庭禀赋因素,制度与环境因素对不同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本文对各类农户增收提出以下措施:(1)纯农户的增收方式包括两个方向:一是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向种粮大户方向转化;二是加快年龄比较大的纯农户的离农速度;(2)兼业Ⅰ型农户增收适合提高其种粮积极性,向纯农户转化,并改善兼业Ⅰ型农户在当地的就业机会;(3)兼业Ⅱ型农户的增收方式包括两个方向:一是支持农户加快离农速度;二是推动继续经营农业的兼业Ⅱ型农户向纯农户转化;(4)非农户的增收重点为加快其离农速度,向市民转化,让土地资源更多地流转到纯农户手中。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根据各类农户不同的增收方式,政府应该实施差异化的教育培训;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发展乡村产业;加强农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