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详细信息

内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其收入问题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内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其收入问题研究

作者:王子睿[1];

第一作者:王子睿

机构:[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一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导师:张建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支配;收入分析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研究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转移就业对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家庭收入支配结构变化,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内黄县第一产业发达,二、三产业相对落后,乡内就业机会少,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基于此,依据劳动力转移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内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转移就业对其收入水平产生的影响(收入增长和收入支配)以及农村家庭收入支配结构出现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内黄县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以初中和高中学历的中青年男性为主;接受培训的比例较低;总体而言自主就业比例最高,亲友介绍就业占比次之,政府组织就业比例最低,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转移劳动力自主就业比例较低;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在乡内、县外市内或省外国内从事与服务业或建筑业相关的工作;就业时间以半年、十个月以及全年为主。(2)内黄县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男性收入较高;除年龄在35岁以下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外,收入水平与学历呈正相关关系;培训可以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实际报酬,且对男性劳动力报酬的提升作用明显优于女性,而且通过培训获得的实际报酬与年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就业地方面,在县外市内和省外国内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获取的实际报酬明显高于在乡内、乡外县内以及县外市内的实际报酬,无论在何处就业,内黄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与年龄之间都呈倒“U”型关系,即收入先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然后再下降;在不同就业地收入与性别的关系是不确定的;从事行业方面,三大行业转移劳动力的收入与年龄之间都呈倒“U”型关系,与性别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其中从事服务业的女性收入明显高于男性,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男性报酬明显高于女性;(3)对比分析后发现,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发展资料支出和享受资料支出在家庭支出结构中的比重。由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提高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2)多种途径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3)大力发展乡内非农产业,培育就业载体。创新点如下:(1)从多角度分析了内黄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及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2)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收入二者结合视角进行研究。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调查样本随机分布于内黄县的220户农村家庭中,样本量偏小,仍可能存在统计偏差。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