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西华县种粮农户秸秆利用问题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西华县种粮农户秸秆利用问题研究
作者:吕金威[1];
第一作者:吕金威
机构:[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一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导师:关付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宋俊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秸秆利用;种粮农户;农户行为;西华县
摘要: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监管措施的完善,焚烧秸秆现象有了很大改观,如何将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利用,不仅能为农民增收,也可以为农业绿色发展做出贡献,将秸秆利用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助力农户参与的秸秆资源化利用体系,不断普及秸秆多元化利用知识和技术,改变传统的农户生产行为,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循环高效利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培育和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农村绿色生活方式。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经济人”假说、农户行为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利用对河南省西华县六个乡镇36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西华县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秸秆利用认知情况、秸秆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秸秆利用行为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对农户秸秆利用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出阻碍秸秆利用技术推广实施的现实因素,有利于调整农业政策,增加农民收益,加快改进秸秆利用技术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在禁烧秸秆的背景下,西华县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单一,技术和资金的缺乏是其主要原因。在受调查的农户中,对小麦秸秆进行直接还田的农户占样本总量的99%,同时有49.4%的农户表示秸秆利用技术比较难获取,88.8%的农户表示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收到秸秆利用方面的补贴。且秸秆利用成本投入较大,因此在技术和资金受限的情况下,对秸秆进行还田处理是其最佳选择。第二,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了解程度较低,但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前景持乐观态度,且受到农户特征和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在对秸秆资源化了解程度方面,48%的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完全不了解;在秸秆资源化利用前景预期方面,60%的农户认为秸秆利用前景较好。对影响农户秸秆利用意愿的因素进行研究后发现,农户职业背景为务农、家庭劳动力个数越多、对目前秸秆处理方式越满意、对禁烧政策认同度越高以及对秸秆资源化了解程度越高,则其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也越高。然后借鉴国内外秸秆利用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西华县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与途径。首先,政府应该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高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程度;其次,健全财政补贴体系,缓解农户由于秸秆利用带来的经济压力;最后,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农户和企业之间完整的供需链。论文的创新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和研究方法的创新。该文从种粮农户这一微观视角出发研究,把描述性分析方法和模型回归分析方法结合在一起,对西华县种粮农户的秸秆利用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受现实因素的影响,允许实地调研的区域有限,所得的调查数据可能不够全面。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