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详细信息

历代金属货币使用价值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

中文题名:历代金属货币使用价值研究

作者:史自力[1];邹兰新[2];李帷笳[3]

第一作者:史自力

机构:[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3]郑州轻工业学院

第一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年份:2011

卷号:19

期号:2

起止页码:124-127

中文期刊名:河南社会科学

外文期刊名:Henan Social Sciences

收录: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北大核心:【北大核心2008】;CSSCI:【CSSCI2010_2011】;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通货;价值;硬币;货币

摘要:中国古代货币有"虚实"之说。按照传统的"货币虚实论",货币可分为实物货币、硬通货实钱、硬通货虚钱、纸质货币四个层次。硬通货实钱,即以金、银、铜、铁、锡等金属为材料铸造的货币。它在通货四个层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历代货币流通实行以铜币为主的复本位制。铜币在我国流通时间最久,长达三千余年。这与我国小农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不发达的国情有直接关系。金属货币价值比,大致为10000:1000:10:1。就是说,十个铁钱等于一个铜钱,一贯钱(即一千钱)等于一两白银(即十钱重),十贯钱等于一两黄金。这一比例与我国用作货币铸造材料的几种金属的产量有直接关系,货币价值与金属产量之比很恰当。货币的价值落实在换取多少实物上,在我国古代,则主要落实在换取的谷米和布帛的数量上。历代金属货币和实物的正常价比大概为一两白银,相当一贯钱,或一匹布帛,或一石粮。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