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郸城县种粮农户生产投入行为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郸城县种粮农户生产投入行为研究
作者:何欢[1];
第一作者:何欢
机构:[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一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导师:关付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种粮农户;投入行为;郸城县
摘要:自2004年起,党中央连续发布了十四个“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郸城县作为河南省农业大县之一,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土地分散、粮补模糊和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依然制约着种粮农户的投入行为。因此,研究种粮农户投入行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文章运用规模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对郸城县种粮农户展开研究,在传统农业理论和调研数据基础上,探究郸城县农户在种粮过程中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资金成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的现状,分析郸城县农业增长迟缓原因,为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分析四个自然村在农户种粮投入行为方面的差异时,采取了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同时研究表明不同种植规模的农户在各要素投入和种植意愿方面有所差异。根据分析种粮农户投入行为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可得出以下3条结论:(1)对农户而言,通常他们优先选择务农,但由于生产成本上涨、粮补政策不完善等因素,种粮意愿有所下降。(2)就单位面积投入而言,种粮意愿、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都与耕地规模的大小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提倡保护耕地,适度规模经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2)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规范农资成本。(3)完善农业保险,加大资金扶持力度。(4)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力度,确保农户切身利益。文章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视角。以往调研大多是对某区域整体的种粮行为进行分析,此文从县域尺度研究粮农,对各投入要素、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加快土地流转、强化政府职责的建议,提高粮农生产能力。(2)研究内容。农户的生产行为有很多种,包括投入行为、选择行为、避险行为和决策行为,文章选择其投入行为进行深刻而针对性的研究,使文章摆脱了大而空的研究陋习。(3)研究方法。以粮食安全为背景,优化种粮农户投入行为为落脚点,样本村的实地调研为基础,辅以案例研究,使本文的研究特色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